“欲求教书好,先做读书人”。读书的用处,不在眼前,不在当下,而是在悄悄地帮你认识这个世界。未见世界时,书籍是世界的外延;见过世界后,书籍是世界的注解。
为了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,激发青年教师对教育思想的深入思考,促进教师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,3月31日上午,上海世外教育附属汾湖实验小学开展“以书为引,照亮成长”为主题的读书交流分享会。
本次活动由教科室主任韦添主持,2024年全体新入职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,其中徐菲、王艳、朱翌莱、金瑞、吉平萍、周婕6位青年教师结合入职以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,与大家分享读书感悟,讲述身边的故事。
徐菲老师分享的是《活在课堂里》一书,徐老师通过理论结合实践,娓娓道来,让我们了解到她用心琢磨着自己的足球课堂。徐老师讲述着如何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,让一年级的学生对足球产生兴趣,最终爱上足球课。从她分享中,我们真切感受到——她正在为自己热爱的足球教育事业,用自己的言行去激励学生,调动学生的体育运动的兴趣。
王艳老师分享的是《如何在教学中实施过程性评价》一书,王老师从班中一名学困生的视角出发,讲述自己如何采用激励性的过程性评价,让学生由原先的不及格变成了及格。同时,向我们阐述了此书中所讲的“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”。读完整本书,王老师认为,通过激励与评价反馈学习过程,才能达到课堂最好的效果,才能让每个学生的学习充满愉悦感和获得感。
朱翌莱老师分享的是《一线教师》一书,朱老师讲述着近一年的带班经历,她说书中虽然没有太多高深的专业知识,但是却有取之不尽的专业方法。朱老师说,她跟着这本书的介绍,通过在班级里开展查字典比赛、写字比赛、量化积分制度、制定卫生管理制度等,让此书中的“一线激励学”“一线纪律学”扎根课堂、扎根班级管理。长此以往,相信朱老师定能成为学生心中的最美老师,与学生共同进步,引领学生走向更美好的未来。
金瑞老师分享的是《一线带班》一书,金老师谈到这本书实操性,尤其是是从“抓开头、抓家长、抓时间、抓作业、抓基础、抓常态课、抓复习”这七个方面非常值得每一位老师学习,让我们知道《一线带班》不仅是一本工具书,更是一本教育的灵魂书。金老师说,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,更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智慧,用心用情地经营好班级,让每一个孩子茁壮成长。
吉平萍老师分享的是《一线带班》一书,吉老师以班中的两个学生的实例向我们阐述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“树立威信”和“有效惩罚”两方面的重要性。吉老师说,作为教师,要以身作则,在平常的言谈举止中表现得体,用自己的教育学识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。平时,在对学生的奖惩中必须做到公平公正,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心底信服教师。
周婕老师分享的是《小学英语课这样上》一书,周老师从英语学科的角度出发,以自身对于此书的亲身体验来说,她说一本工具书就是老师的“另外一只手”,这本书可以给每一位英语老师在备课、上课这个过程中等带来许多灵感。周老师谈到,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能够适用于一切的教学内容的,需要老师们用心去探索、去实践,才能创造出高效、有趣的英语课堂,让每一个孩子在英语学习的路上快乐前行。
最后,韦主任希望老师们在课余时间不仅要读一读专业书籍,更要做个有心人,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,笔耕不辍,做好记录与反思,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多积累点日常工作素材,做一个既“接地气”又“专业”的新时代好教师。